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节奏,给孩子们以完整的滋养。
愿我们在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和生生不息中,看明月松间朗照,清泉石上流淌。
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在公历每年2月3日至5日之间,表示着春天的开始。
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(公历2月18-20日),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
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3月5-7日。
春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。
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,公历日期约略落于每年的3月21日前后(20日~22日)。
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,每年三月初一前后,公历4月4至6日。
是中国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
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,每年4月20日或21日。
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,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,温度明显升高,炎暑将临。
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。
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,但还未成熟,只是小满,还未大满。
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,一般在6月6日前后。
芒种字面的意思是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。
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,每年6月21日前后(20日~22日)。
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
小暑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,每年7月7日或8日。
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,小暑为小热,还不十分热。
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,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,这时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。
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每年在8月7-9日之间。
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
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。
炎热的夏天将过去,到此为止了。
白露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每年在9月7-9日之间。
秋分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~24日。
寒露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每年10月7日~9日。
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;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了。
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每年10月23日前后。
是中国传统节气“霜降”,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。
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每年11月7-8日之间,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。
小雪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。
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,降雪量增多,地面可能积雪。
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每年的公历12月21~23日。
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,每年1月5-7日之间。
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,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
点击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,每年1月19日-21日之间。
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,风大,低温,地面积雪不化,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。
过了大寒又立春,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。